張老師
熟悉國內藝考和國外的藝術留學環境,10年教育行業工作經驗
荷蘭,這個國土面積只有4萬多平方公里的“風車之國”,位于歐洲西北部,且瀕臨北海。它是商業和貿易往來的必經之地,因此也被譽為歐洲“門戶”。
地理位置優越的荷蘭,還因“貿易立國”而聞名。早在幾個世紀前,中國的絲綢與瓷器就運往荷蘭,這種貿易往來一直延續至今,且雙方的經貿合作愈來愈密切。
當地時間10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開始對荷蘭進行正式訪問。訪問期間,雙方企業簽署8項合作協議,總額接近100億美元。
中荷簽了哪些大單?
近年來,中荷貿易投資保持高位運行。
目前,荷蘭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是荷蘭在歐盟外第二大貿易伙伴。與此同時,荷蘭還是中國在歐盟內重要外資來源地和直接投資目的地。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中荷貨物貿易額達78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6%。截至2018年8月,荷蘭在華實際投資金額190億美元。
李克強表示:“中荷兩國在貿易投資方面已經形成了深厚基礎,相信我們不斷擴大開放的合作,會很快形成豐碩果實。”
當地時間16日,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雙方企業簽署了總金額約93億美元的大單,涉及能源、金融、航空、農業科技等領域。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百億大單”的成果之一是荷蘭電池制造企業沃克斯公司決定向中國投資18.5億美元,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設立新能源鋰電池超級工程項目并設立中國研發基地。
美國彭博社援引沃克斯公司負責人表態稱,本次投資的工廠將于2021年投產,年產量8.0Gwh,可為16萬輛電動汽車提供電池。
此外,荷蘭皇家殼牌集團與中海油集團也簽署了協議,決定在中國建設三期項目,總投資數十億美元。荷蘭皇家航空與中國廈門航空簽署備忘錄,決定升級機務維護合作,項目金額28億元人民幣。荷蘭國際集團與北京銀行簽署了在中國設立合資直銷銀行的合作協議,總金額30億人民幣。
“這些協議的簽署,說明荷蘭企業愿意在優勢領域向中國擴大投資,中國企業也愿意與荷蘭在更廣闊的領域開展合作。”李克強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經濟室主任陳新告訴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中荷在農業、科技、金融等領域的合作一直較為密切,此次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擴大了原有領域合作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訪問荷蘭期間,李克強還與荷蘭首相呂特共同參觀了荷蘭高新技術展。
陳新指出,中荷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合作已經有較長的時間,在西方國家中,荷蘭是第一個與中國簽訂科技戰略聯盟協定并在科研領域開展長期平等合作的國家。
在會見記者時,李克強指出,當前形勢下,中荷要繼續擴大相互開放,深化在農業、能源等傳統領域合作,拓展高端制造業和服務業等新合作。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告訴國是直通車記者:“考慮到不少國家對中國海外高新技術投資加強審查,中荷加強高新技術合作具有重大示范意義。”
未來還有哪些合作潛力?
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中荷兩國,本身就有很強的經濟互補性。
在出訪荷蘭前,李克強在《歐洲時報》發表了署名文章《故友新知,共創未來》。在這篇文章中,李克強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將為荷蘭充分發揮歐洲門戶的區位優勢和水陸空交通的便利、助力中歐互聯互通提供新機遇。
據悉,目前,每周有90多次客貨運航班往返于阿姆斯特丹和中國七大城市,多趟中歐班列正在相繼開通,中國對歐出口貨物的40%左右經由荷蘭進入歐洲。
陳新告訴國是直通車記者,荷蘭是一個比較務實的國家,會針對環境和條件的變化不斷地尋找新的商機。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荷蘭也在尋找新的機會合作,進一步開拓荷蘭出口能力。
“荷蘭是農產品出口大國,但海洋不適合農產品運輸,而‘一帶一路’建設有中歐班列,荷蘭抓住這一機遇,向中國出口農產品和奶制品。”陳新說。
值得注意的是,當地時間10月15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與荷蘭外交部外貿大臣卡格在海牙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與荷蘭外交部關于加強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雙方將在中荷經貿混委會項下成立工作組,支持和推動兩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
陳新告訴國是直通車記者,荷蘭交通樞紐的作用進一步奠定了其在貿易領域的地位,通過與荷蘭的合作,進一步開拓第三方市場,這對雙方都是互利共贏。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此前表示,中方愿與荷蘭繼續深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利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平臺擴大雙邊貿易,促進相互投資,加強第三方市場合作,特別是深挖高技術貿易領域的合作潛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表示,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升溫,貿易摩擦持續升級背景下,與荷蘭加強貿易合作,有利于中國進一步實現市場多元化,降低外部環境變動可能帶來的風險,“是贏得主動的重要一步”。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在線咨詢
微信咨詢
電話咨詢
藝考官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