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
熟悉國內藝考和國外的藝術留學環境,10年教育行業工作經驗
銅仁市印江縣調研
?
?
銅仁沿河縣組織部門調研
?
?
重慶市秀山縣調研
?
?
湘西花垣縣組織部門調研
?
?
銅仁市柿坪村調研
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當前,全國范圍脫貧攻堅戰正攻城略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的完成。毫無疑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廣大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
近年來,武陵山片區緊緊圍繞農村脫貧攻堅中心任務,突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這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之魂,通過完善制度筑工程、培養隊伍強工程、進村網絡助工程、創新方法興工程,書寫了新時代黨建“偉大工程”的華美樂章,形成了推進片區脫貧攻堅的強大凝聚力、戰斗力。這是吉首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深入武陵山片區開展農村基層黨建調研的親身體會。
完善制度筑“工程”
制度建設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總布局的重要一環,全面從嚴治黨,最根本的就是制度治黨。鄧小平說:“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會出問題,經濟工作和其他事業都不可能前進。調查中了解到,武陵山片區各地以黨章黨規制度體系為遵循,破除基層體制機制弊端,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為農村基層黨建“偉大工程”打地基、架鋼筋、灌水泥。
“黨建引領,以村為主,六項工作創先爭優”。這是有“湘西第一村”美譽的瀘溪縣浦市鎮馬王溪村振興、騰飛的全部秘密。該支部將“黨建引領”具體化為“一核兩列三級”制度模式,即以村黨支部委員會為核心,分為黨支部、村委會兩列工作體系,兩列工作體系下再分列三級工作層級:黨支部序列由黨小組長、黨員中心戶、廣大黨員三級組成,明確小組長負責制。村委會序列由網格長、群眾中心戶、村民三級組成,明確網格長負責制。“一核兩列三級”管理的制度模式,讓“黨建引領促發展”的目標落地有了具體的機制保障,帶動群眾脫貧致富成績顯著,先后榮獲省、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全省“五個好”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組建大黨委、構建大黨建、推動大發展、實現大服務”是貴州松桃自治縣推進“共謀、共治、共享”發展格局的制度創新。該制度按照“黨建引領、地域相近、產業相連”的原則,選擇地域相鄰、功能互補、產業聚集的行政村,建立產業帶動型、以強帶弱型、綜合治理型“片區黨總支”,圍繞園區建設、產業發展構建“組織聯建、治理聯動、產業互動”機制,把黨組織建立在產業鏈上、建在脫貧攻堅戰場第一線,真正實現以強帶弱,共同發展,強化黨組織的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片區黨總支”的制度創新配強了基層黨組織力量,按照“五有”標準建設好組織陣地,拓展了“民心黨建+議和堂”“民心黨建+微平臺”“民心黨建+春暉社”的黨建引領新模式。
湖北恩施出臺整市推進支部建設“1166”制度體系,通過立標準、補短板、樹品牌,全地域、全領域、全要素、全功能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所謂“1166”是指該市出臺的推進基層黨建的“一個意見、一個合格黨員評定標準、六個實施方案、六本工作指導書”的簡稱。它首先對照合格、“五星”支部標準對全市黨支部進行體檢式精準識別、分類,分領域制定出機關、社區、村、“兩新”組織、流動支部五種合格支部標準;按照支部組織、隊伍、活動、制度、保障等五要素制定內容明確、可量化的“五星”標準,明確各領域爭創“五優”“五特”“五強”“五好”“五有”黨支部具體標準。同時,以黨員“四講四有”為總綱,分領域細化合格黨員八條指導標準,黨員必須通過努力才能達到合格標準。
古人曰:“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在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總體要求下,制度建設已經成了貫穿全面從嚴治黨的主線。調研中,我們深深感到,武陵山片區各地深入學習貫徹制度治黨、依規治黨重要思想,堅持改革創新思路加強農村基層黨建,走出了一條“兩學一做”教育常態化,爭創合格黨支部、爭做合格黨員標準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發展目標品牌化,統籌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在廣大農村生根開花結果的生動實踐路徑!
培養隊伍強“工程”
“送錢送物,不如送一個好支部”“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進行“偉大斗爭”的關鍵在于建設一支新時代忠誠干凈擔當宏大的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的執政使命要靠千千萬萬黨員卓有成效的工作來完成,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落實到黨員隊伍的管理中去。調研發現,近年武陵山片區積極推進農村“領頭雁培養工程”“黨員創業帶富工程”等,不斷彰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活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新時代黨建“偉大工程”添磚加瓦,強筋壯骨。
湖南鳳凰縣菖蒲塘村黨支部建在富民產業上,凝聚致富能人,引領脫貧致富,效果十分突出。目前該村90%的果農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人均純收入達8000多元,90%的農戶建起了小洋樓,先后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范村”“湖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調研團隊發現其秘密在于,該村把支部建在富民產業上,大力推行“黨支部+基地”“黨支部+合作社+產業”發展模式。該村村支“兩委”班子帶領成立菖蒲塘村果業合作社,率領全村100多名黨員先行先試并吸收社員,調動致富能人中黨員示范帶頭作用,帶動村民種植蜜柚、獼猴桃等水果面積3750畝,發揮了黨支部的組織優勢、能人優勢,極大地激勵了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
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重點在于培養農村本土致富帶頭人,打造“永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近幾年來,貴州省銅仁市深入實施“雁歸工程”,從服務內容、政策支撐、保障機制等方面構建制度體系引導和扶持返鄉人員創業就業。截至去年底,共引導和扶持在外人員返鄉創業就業10.84萬人,創辦企業、個體工商戶1.59萬戶,帶動就業5.87萬人。如松桃縣蓼皋鎮中坪村村民張永峰回鄉與同村的7個村民聯合成立了松桃藍菌泥鰍繁育養殖合作社,帶動當地30多戶村民搞養殖。女強人楊秀萍返鄉創業帶領鄉親共同致富,任江口縣閔孝鎮平寨村綠源水產公司董事長,先后榮獲農業部門“神內基金農技推廣獎”“貴州省巾幗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思南縣在外務工的鄭金菊返鄉創業,創辦思州之南民族服裝廠,實現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帶動100多名返鄉人員就業。
重慶市提出“‘五個突出’,夯實‘五項基本’”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新理念生動體現了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總要求。所謂“五個突出”,即突出抓基層導向,突出強化政治功能主線,突出選好“領頭雁”的關鍵,突出整體推進要求,突出抓黨建促發展目標。夯實“五項基本”,即強化基本陣地、完善基本制度、優化基本隊伍、豐富基本活動、落實基本保障。“五個突出”“五項基本”以精準化的組織措施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例如,中益鄉深入開展“串百門、聯十戶、扶一家”為民服務以及黨員干部“雙諾雙述雙評”主題活動,鑄就了爭做先鋒表率的新面貌。近年來秀山縣堅持“一好雙強”“四選八不選”標準的“領頭羊”工程,黨員、致富骨干的“雙培養”工程,農村黨員、實用人才培訓的“富腦袋”工程等強化了基層黨組織脫貧攻堅的推動力、保障力和引領力,描繪了一幅基層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同心并蒂”的美好圖景。
實踐證明,支部強不強,關鍵靠“頭羊”。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隊伍是完成精準脫貧攻城拔寨任務的關鍵因素。要堅持在脫貧攻堅中抓黨建,抓黨建保障脫貧攻堅,著力把黨的基層組織優勢變成發展優勢、脫貧優勢,把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化為脫貧攻堅動力。要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活一方產業,富裕一批群眾,凝聚一片人心。
進村網絡助“工程”
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正在改變著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聯網+”推動企業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變革,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和創造活力,是促進產業升級、推進市場化改革的一個關鍵舉措。面對信息化潮流,只有積極搶占制高點,才能贏得發展先機。調查團隊了解到,武陵山片區結合實際創造性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在精準脫貧中積極推動信息化和產業、政務、村務發展深入融合方面動腦筋、用實招,使黨建“偉大工程”在農村基層深入人心。
地處武陵山腹地的湖南湘西州,將貧困村農村電商全覆蓋作為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十二項工程”之一落實落地。目前全州已經建成花垣、鳳凰、古丈三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67個鄉鎮電商服務站、272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包括貧困戶示范網點64個,服務輻射127萬農村人口,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1萬人。去年全州農產品網絡交易額6.54億元,打造了農村“黨建+電商+扶貧”新機制,激發了農村發展脫貧的新動能。如鳳凰縣大力推進農村電商建設,去年實現農產品電商交易額2.5億元,輻射帶動兩萬余名貧困群眾脫貧,并成功申報了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瀘溪縣“領頭雁”“紅色引擎”“平臺提質”“先鋒引領”四大黨建工程,深化“黨建+產業+電商”模式,開發集黨務、政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共享平臺,6000余名黨員“觸網”,去年實現網上交易額1.2億元、創匯300余萬美元,帶動6700多名貧困群眾摘帽。又如,花垣縣電商企業帶動貧困戶就業1.2萬人,電商交易金額2.3億元以上,為湘西精準脫貧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重慶市秀山縣積極探索黨建服務民生新路徑,推進基層黨建與農村電商相融合相促進。該縣大力度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率先融入、黨員干部率先實踐農村電商。一是強化農村電商實用人才教育培訓,培養農村黨員干部互聯網思維及電商知識,引導他們成為農村電商發展的“發動者”“宣傳員”。二是每年不少于2000萬元的投入、經營場地“三年免租”、單個電子商務產品30%的資金支持等優惠政策,致力把全縣農村電商打造成富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三是突出“六個規范”聚焦農村電商拓展、提檔升級22個鄉鎮(街道)公共服務中心、89個村級活動陣地實現全覆蓋。結合“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與“一站式”辦事融合互補,方便了群眾。四是依托專業合作組織、示范基地和專業協會等組織,成立65個產業鏈黨組織,帶動8000余戶農民發展特色產品,依托農村電商打開市場。目前秀山縣基本實現農村骨干黨員應用電商率、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服務電商率百分之百的目標,既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物流通道,又激發了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員的內在動力和內生活力。
銅仁市是武陵山片區貴州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把發展農村電商作為精準扶貧創新之舉。該市建設電商示范引領工程、農村電商星火工程、物流體系服務工程、電商人才成長工程等“十大工程”,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0個、農村電商服務站點2244個、物流企業239家,“銅貨”走出大山電商交易額44.3億元,實現農村人口就業2.36萬人,帶動貧困戶6萬人,直接或間接增收8000萬元。就印江縣來說,近年推進“電商+特色產業”“421”發展模式,發展網商網店500多家,累計電商培訓共7904人次,全縣電商從業人員達6200余人,構建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格局。又如沿河縣,全力發展空心李特色產業,去年實現產值4.6億元,通過天貓、京東、那家網、美乘網等20多個平臺進行電商銷售,幫助貧困群眾網絡零售額達到1800余萬元。松桃縣“五個堅持”推進電商助力脫貧攻堅,打造“苗家購”本土電商平臺,引進農村淘寶、京東、郵樂購、貴農網、黔郵鄉情等電商平臺,去年實現電商銷售額3000余萬元,帶動4250余人從事農作生產就業,讓152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戶均增收2000余元。
“互聯網+”正在成為激發中國潛力的巨大動力。電商已經成為農村擴大創業就業、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武陵山片區以黨建為引領,以電商為支撐,以片區群眾脫貧致富為目標,大力發展“互聯網+”助力精準脫貧,集成農村經濟發展新動力。如今,武陵山片區許多農村只需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在數據的牽引下,偏遠的山村、藏在深山無人問的特色農產品搭上電商“順風車”走出大山,促進農村市場化、產業化、信息化和服務化協同推進,從而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
創新方法興“工程”
做好農村工作關鍵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只有農村基層黨組織強起來,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才會有堅實基礎,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才會有可靠保障。然而,農村基層黨組織如何強化政治引領力、組織力和號召力?農村基層黨建創新怎么真正落到實處?這是當前農村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貫徹落實黨中央精準脫貧、鄉村振興戰略,通過基層黨建方法創新推動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落地生根必須面對的普遍問題。
湘西州狠抓提升基層黨組織引領脫貧攻堅、基礎保障、基層服務能力,展現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作為。調查發現,“黨建+精準扶貧”是吉首市黨建工作的重頭戲,他們選派工作隊、第一支書、單位包村扶貧、市領導掛鄉聯村“四個全覆蓋”,同時落實“黨代表結對幫扶”,規范“黨員積分管理”,亮“紅色名片”,推行推進組織生活規范化、黨員作用具體化。黨支部在“學習討論、黨性分析、民主議事、交納黨費、服務群眾”五項“主題黨日”規定動作上推行“5+X”模式,如實行“黨建+業務”“黨建+精準扶貧”“黨建+美麗湘西”“黨建+項目建設”……一個個回應現實挑戰的創新舉措,激活基層黨組織帶領村民走出一條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古丈縣墨戎鎮牛角山村被列入全國小康建設示范村。該村黨總支書記龍獻文說,秘訣就在于“黨建引領”。該村采用“村支兩委+公司+合作社+科研院校+基地+農民”運作模式,讓村民以土地、房屋、勞動力等要素入股獲益,激發農村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夯實了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
銅仁市以加強基層服務型發展型黨組織建設為統領,構建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新格局,在改革創新中提升組織力。該市以實現黨的基層組織“隊伍強、責任強、服務強、發展強、保障強”為目標,以創新“民心黨建”載體為品牌,嚴規矩、亮形象、管干部、辦民事,推動新時代黨建“偉大工程”在農村基層落地落實。各縣實施“黨員身份”亮牌工程,每位農村黨員都要求自覺亮出黨章、黨徽、黨員證、全心服務公示牌,創設了“黨員責任崗”“黨員農田”“黨員示范園”等一批新穎的黨員陣地,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基層黨建提質增效。該市深入實施“民心黨建+‘三社’融合促‘三變’+春暉社”農村綜合改革,全面推廣建設好基層組織保障機制、發展好主導產業培育機制、鏈接好群眾利益共享機制的發展集體經濟的成功經驗。因而,《貴州銅仁:基層黨建激發金融活力——銅仁創新“民心黨建+信合+”模式引領精準脫貧》《貴州江口:“民心黨建”與精準脫貧“雙推進”》等鮮活的基層黨建方法入選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
恩施州以全面提高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為重點,催生恩施趕超跨越的強大氣場。該州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群眾需求,著力構建“優選村醫村教進村級班子”“農民辦事不出村”“律師進村便民”“三位一體”鄉村治理“恩施模式”。通過制定“支部主題黨日”交納黨費、重溫誓詞、誦讀黨章、集中學習、組織生活、民主議事、民主監督、特色實踐“八事聯動”,實現黨員民主評議、批評與自我批評、合格黨員實踐檢驗三個常態化,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推行基層黨支部“星級管理”、黨員“先鋒指數”管理,有效激發基層黨支部活力,全州涌現出以“愚公書記”王光國、“三全醫生”楊芳、“高山教師”姜海燕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鋒模范黨員。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工作臺賬多、考核評比多等問題,該州推行“黨委列題找弱點、書記選題破難點、部長領題抓重點、基層切題創亮點”的“四題四點”工作法,把黨建工作責任具體化、目標時效化、任務項目化。鶴峰縣從加強基本隊伍、基本陣地、基本保障建設“三線”發力全面打響“以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戰役,“強村引領、百村晉位”、村社“最強支部”創建行動、“爭做‘最美鶴峰人’、爭當排頭兵”等主題實踐活動火熱推進,凝聚各級黨組織推進基層黨建的強大合力。
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也在基層,抓基層打基礎重在方式方法創新。實踐告訴我們,武陵山片區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的征途上,總有一面旗幟指引方向、鼓舞士氣、激發動力,這就是高高飄揚的基層黨組織的先鋒之旗。在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道路上,各地紛紛打出“黨建+”組合拳,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總要求,以提升組織力、服務力、公信力、凝聚力為重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以及基層黨建創新,讓精準脫貧、鄉村振興“偉大斗爭”中高高飄揚的紅色黨旗愈加鮮艷!
(吉首大學農村基層黨建研究中心、吉首大學農村基層黨建研究生培養實踐創新基地:高穎、鄭寧寧、趙麗 指導老師:廖勝剛、戴林富、吳恒同、李洪雄)
本站覆蓋全國各省市專本科院校及計劃外招生院校,匯總各校招生要求及專業信息,如您今年尚未被任何院校錄取,請自愿填寫下表,我們將在全國范圍內篩選適合您就讀的大學,安排校方老師與您溝通。即刻報名,圓大學夢!
在線咨詢
微信咨詢
電話咨詢
藝考官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