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為慶祝其在三任德國總理的支持下歷經30年發展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頂級人工智能研發機構專門出版了紀念刊,并圖文并茂地將中心與五邑大學簽約合作一事在2017年大事記里列出。這個合作在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項目的重要性可見一斑。事實上,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入,五邑大學在德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名聲也被廣泛傳播,越來越響亮。

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創立于1988年,研究方向覆蓋人工智能的主要產業方向,包括大數據分析、知識管理、畫面處理和理解和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機器人,由于非常注重對從研究到實際應用的轉化,30年來形成了大量的產業成果。2017年初,五邑大學發力推動引進高層次人才建設特色鮮明的廣東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引進了曾在該中心進行三維重建技術研究的崔巖博士,被聘請為學校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為學校專業質量提升工程注入新鮮血液。

2017年5月31日至6月2日,國家總理李克強出訪歐洲,學校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崔巖博士隨行,并陪同國家工信部領導訪問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德方對崔巖博士在3D成像技術方面的研究表示肯定和贊揚,并表示將會落實與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具體合作項目。6月1日,崔巖博士在國家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的見證下與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簽署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協議,顯示出學校創新創業工作和智能信息技術專業群學科建設得到了更高層次的支持。
同年的9月13日,五邑大學校長張運華與德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創始人兼財務總監歐特福瓦特(Walter Olthoff)博士分別代表雙方簽下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增強現實技術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五邑大學黨委書記張焜在簽約儀式上介紹了學校與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前期合作和已取得的初步成果,希望通過合作加強友好交流,促進研究技術成果在中國尤其在江門工業領域的應用。

五邑大學登上國際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快車,大大增強了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能力,也將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腹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